干货满满!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实务分享交流会在厦门成功举办
9月9日上午,厦门仲裁委员会与厦门市海丝商事海事调解中心(以下称“海丝调解中心”)联合主办的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实务分享交流会在厦门成功举办。活动吸引了厦门地区各调解组织代表、律师调解工作室调解员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探国际商事纠纷化解新路径、新方法。
主题演讲环节由厦门市律师协会会长、海丝调解中心理事长王桂英主持。王桂英在开场中提出,商事调解正获得从国家政策到地方实践的多维度关注与系统推动。商事调解以“商业共同利益”为核心,注重协同与价值创造,因此更需要系统性的学习以提升商事调解员的综合能力。
国际争议解决及风险管理协会主席罗伟雄博士带来精彩的专业主题分享。他以香港国际调解实践为切入点,深入解析其程序特点、核心技巧与制度优势,并结合多个复杂商事纠纷的真实案例,生动剖析如何通过专业调解挖掘当事人商业需求,从而促成争议各方达成共赢的调解方案。罗伟雄博士特别指出,商事调解的价值远不止于解决当下争议,更在于引导当事人从对立走向合作,为未来的商业关系留存弹性与空间。这一前沿理念在现场引发热烈反响。
在厦门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厦门市商事调解协会副会长、海丝调解中心副理事长林洪伟的主持下,交流会进入与谈环节。多位一线法律实务专家围绕商事调解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分享实战经验与思考。
与谈嘉宾分享
厦门仲裁委员会仲裁员陈林结合自身办案经历,指出商事调解必须兼具“专业性”与“规范性”。她表示,面对商事纠纷多样化、复杂化和国际化的趋势,调解员唯有不断夯实专业底蕴,才能精准把脉争议焦点。与此同时,调解协议的落地执行直接关乎当事人权益实现,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利益冲突披露、程序合规透明等环节,以规范运作提升公信力。
福建旭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海丝调解中心调解员廖山海着重分享了商事调解员的能力构建与职业发展路径。他认为,除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外,一名商事调解员更应具备敏锐的商业洞察力,能够识别并发掘当事人之间的深层共同利益。他提到,目前国内已逐步涌现出专职化、专业化调解员,行业职业发展体系正不断完善,期待厦门自贸片区依托先行优势,今后能推出更多鼓励商事调解发展的创新政策,为行业注入新活力。
上海锦天城(厦门)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厦门仲裁委员会仲裁员陈有限则以建设工程纠纷为例,分享调解创新实践——通过“调解员中立评估报告”为当事人提供专业参考。该方法在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基础上,借助调解员的专业判断厘清争议症结,为纠纷化解提供清晰、可信的方向指引并获得当事人高度认可,充分体现了商事调解灵活性与专业性并重的优势。
福建均融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海丝调解中心调解员华鋆结合自己参加国际商事调解员培训的体会总结道,商事调解所带来的思维转变极具价值。接受系统训练后,他尝试将“寻求共同利益”的理念融入律师代理业务中,在纠纷早期即主动引导企业客户与对方沟通协调,从对抗到协同、从零和到共赢的理念转变,不仅有效避免了矛盾升级,还帮助企业识别出新的合作机遇。
此次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实务分享交流会,既有理论高度的指引,又有实战经验的落地,为厦门地区商事调解从业者搭建了优质交流平台。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将把此次交流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共同推动厦门商事调解事业发展,为国际商事纠纷的多元化解贡献更多“厦门智慧”与“中国方案”。
来 源 | 厦门律协
审 核 | 蔡 满
校 对 | 徐智敏
编 辑 | 洪雅雯、陈琪燕
- 厦门仲裁委员会